
确认医疗事故医疗费用由谁承担
一、确认医疗事故医疗费用由谁承担
确认医疗事故后,医疗费用承担主体需依具体情况判断:
-若经鉴定属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承担全部医疗费用。这是因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存在过失,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医疗费用包含在内。
-不属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患者医疗费用的责任。不过,如果患者病情确需后续治疗,后续治疗费用通常由患者自行承担。
-若医患双方均有过错,按各自过错程度分担医疗费用。如患者隐瞒重要病史致误诊,医疗机构在诊疗中也有操作不当,双方按过错比例分担费用。
-若存在第三方责任,如因医疗器械缺陷导致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赔偿后可向医疗器械生产厂家等第三方追偿;患者也可直接要求第三方承担赔偿责任。
二、重大医疗事故应在多长时间上报
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有责任在规定时间内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包括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
及时报告有助于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掌握情况,启动相应调查处理程序,对医疗事故进行评估和处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若医疗机构未按规定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可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三、医疗事故护理费也要划分比例吗
医疗事故护理费是否划分比例,取决于事故责任认定。
在医疗事故中,若医疗机构被认定需承担一定责任,其赔偿比例会根据事故等级、责任程度等来确定。护理费作为医疗事故赔偿的一部分,通常也会按照这个责任比例划分。比如,经过鉴定,医疗机构负主要责任,承担80%的赔偿责任,那么护理费赔偿也按此比例,由医疗机构支付80%,患者自行承担20%。
若医疗机构负完全责任,则需全额赔偿护理费。若双方都有责任,就会按各自责任比例分担护理费。不过,确定护理费赔偿时,要先明确护理期限、护理人数、护理人员收入等。护理期限应计算至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规定计算;没有收入或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